新加坡常說華語的人口降至29.9% 英語已成為家中最常用語言
統計局公佈了“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第一批數據。
本地15歲以上的華人居民中,有17.3%只通曉華語一種語言,這個比率比起2010年(21.7%),下跌4.4個百分點。
這個百分比也比那些只會講馬來語的馬來族同胞(9.4%)和只會說淡米爾語的印族同胞(3.2%)來得高。
本地華人當中,有11.1%只通曉英語,比10年前下跌了0.6%。而通曉中英雙語的人口,從2010年的58%上升到2020年的62.3%。
這是否顯示推行這麼多年的雙語政策在華族群體已有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數據的統計也涵蓋我國的永久居民和來自馬來西亞和中國的新移民。
2020年 - 15歲及以上華族居民通曉的語文(%)(統計局)
英語已經取代華語,成為我國居民家中最常說的語言
這個結果,絲毫不讓人感到意外。
在2010年,五歲及以上的本地居民當中,有多達35.6%國人在家中使用華語交流,占當時的最大比例,其次才是只用英語,占32.3%。
十年後,英語已經取代華語,成為本地居民在家的主要用語。
有多達48.3%的五歲及以上的本地居民在家使用英語交流(比10年前高出16個百分點),而在家使用華語的人口則萎縮至29.9%。
以下是按年齡層劃分在家中主要以英語交流的華族居民:
(統計局)
無論那個年齡層,對比2010年的比例,在家中說英語的人口都增長至少10-20%。其中15歲至24歲居民對比10年前的增幅最為顯著:28.5%。
其次是:
5歲至14歲:25.5%
25歲至34歲:24.3%
35歲至44歲:14%
45歲至54歲:12.4%
55歲及以上:9.8%
不少線民提議說,今後的人口普查是不是也應該調查本地有多少人說新加坡式英語?
高達87%居民在家中說雙語
讓人較欣慰的是,本地最常說英語的家庭當中,有87%在家裏也說第二種語言,當中有56.1%說華語,7.2%說華族方言。
這是統計局首次統計居民在家中最常說的第二種語言,因而無法對比早前的情況。
而在家中只用方言的居民只有8.7%,比起10年前的14.3%,下跌5.6個百分點。看來“講華語運動”真的奏效。
在家裏只說英語一種語言的人口有13.2%。
通曉多種語言人口增加
本地15歲以上居民的識字率略有增長,從10年前的95.9%增加至97.1%。華巫印三大族群的識字率分別為96.8%、97.9%和98.4%,三者不相伯仲。
通曉多種語言的新加坡居民也有所增加。15歲至34歲的群體當中就有超過九成,35歲至54歲的群體中,也超過八成通曉多種語言。
其中,通曉兩種或以上語文的45至54歲居民比率,更是從2010年的63.6%,激增至2020年的80%。
至於55歲及以上的群體,只通曉單語者占了一半,不過這比10年前少了11個百分點。
按年齡組別劃分15歲及以上居民通曉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語文。(統計局)
中國新移民只有三分之一在家中只說華語
另外一組有趣的數據是:
別以為出生於中國的本地居民,在家裏只用華語交流,其實只有三分之一這麼做。
有10%的中國新移民在家裏主要以英語交流,當中有88%在家裏也說華語。
有78%的中國新移民在家裏主要以華語交流,當中有44%在家裏也說英語。
10年後的2030年人口普查,恐怕在家中只說英語的國人比例會繼續增長,在家中常說華語的比例也會持續下跌。